close

facebooook  

三天前,我把臉書關掉。
為了戒除習慣,為了戒除依賴,為了逼自己閉嘴。

 

雖然說這幾天還是時不時會直覺性的去點開臉書的app,然後在登入畫面還沒展開前在心裡咒罵:「SHIT!又忘了...」。不過「不能看臉書」這件事並不會讓我感覺痛苦;就算真錯過什麼,那個「什麼」的重要性除了娛樂性,大抵也是無關痛癢,吧。

但是會跟朋友圈脫節是真的。

 

雖然不管是以前流行的部落格,或是現在的臉書,撇除真正在做文字創作的人,對大部份的人而言都只是換個平台,一樣是在紓發自己的垃圾話吧。但我覺得不同的平台,就算想抱怨、吐露心聲、交待流水帳的心情是一樣的,寫出來的東西必然還是會有所不同。寫生活瑣事,面對一寫著「你想說什麼呢」的臉書長方格、佔螢幕4/5區塊的部落格後台、一整面空白的word頁面,我在敲鍵盤前的構思就會不太一樣了。臉書的書寫很直覺幾乎不用多想,部落格的更新通常會經過一番沉澱衍生更多的想法才會想寫,一頁完全空白頁的思考往往非比尋常了。

透過這些平台去了解一個人,也就有深有淺吧。

 

我還是很懷念流行寫部落格的時期。

「我的最愛」資料夾一定會有「大家的日記」這個分類,每次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把每個好友的部落格巡過一輪,看大家有沒有更新文章,若是朋友久久沒更新文章還會主動關心(督促)。雖然我去看當年剛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文章,無病呻吟、強說愁、流水帳鬼打牆之類的文章也真的是很多,現在看來也是會覺得很丟臉想說自己怎麼好意思給人家看這種東西...不過不管怎麼說,部落格的書寫比起臉書依舊比較有機會寫到關於內在、關於深層一點的心理狀態的東西。過去的自己就算現在看來愚蠢,但至少過去的當下是真正留下了成長的紀錄。我知道過去的自己、當下的自己、期許的未來自己,長什麼模樣。

 

而且透過部落格,關心對方的強度也比臉書大的多。

臉書的動態牆就像是news feed,每個人發的動態就在眼前的牆上滾動著。不用特地去揀擇哪個誰,只要對方有所動作,一定能夠在動態牆上捲得到。於是我們每個人就這樣用自己的照片、新聞分享、按讚、垃圾話來餵食每個人。其他的每個人的生活很輕易地在眼前滾動,我們都在形式上關心著彼此,無差別。

然後那些之於自己真正重要的「什麼」,也無差別的從大家眼前輕巧地滑上去。

 

我感到一種很無力的空虛。不管是想到我對於朋友們的意義,或是朋友之於我的親近度,都是欲振乏力的關係。

我們是如此近,又如此遠。

 

比起少更新到那些近況,我更在乎自己是不是其實在朋友心中,早已無差別的消逝了。以及發現自己已經陌生了好多曾經交心的朋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